一个政策的出台,引发一场空前的关注。
“整县推进”文件发出不到一月,资源争夺已趋白热化。
“整县推进”到底好不好?看看光伏概念持续走强,整体市值首次超过3万亿。
这一政策的推出、落地和影响,足以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在云南一个被称为“太阳城”的小县城里,政策发出后,“五大发电”全部到位。
一位在当地做广告公司的高中同学,半月前接了国家电投地方公司的各种宣传物料的生意,这是他自己开公司后接到的最 大一笔订单。
往后,很可能,很多小县城的大街小巷里,甚至乡里村里,都会出现央企巨无霸们的宣传展示,甚至墙体广告。
仅仅20天时间,已有超过23个省市陆续跟进政策。不难想象,地方上谁的门槛会被各路蜂拥的企业踏破?
这段时间很多光伏企业都“非常忙”,忙“整县推进”,一些部门甚至忙得昏天暗地。
试想,以前吃下一个村都很难,现在直接告诉你可以一口能吃下一个县,甚至一个市,边际成本大大下降了。不管央企民企,谁不心动?
有人说了,试点都还没展开,现在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大家就如狼似虎“一窝蜂”冲上去,乱象丛生,不科学。
但反过来想,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想象空间突然打开,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题,如果不未雨绸缪,不去争不去抢,坐等市场和模式都成熟,那黄花菜都凉了,基本也没你什么事了。
央企民企都在行动!央国企中的五大发电、国家电网、三峡、广州发展、水发兴业、中核、广核等等强势进击并已有不少收获。
民企中的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隆基股份、华为、锦浪、固德威、林洋能源、晶科能源、阳光电源、安泰新能源、古瑞瓦特、正泰新能源、中来股份、爱康科技、英利、联盛新能源、亚玛顿、中信泰富、协鑫集成、嘉寓股份、古瑞瓦特等20余家企业都已提出了参与整县试点的思路,对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提思路远远不行,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进击。黑鹰光伏了解到,很多企业已在采取实际的进击动作;更多的争夺必然会在下半年火热上演。
不久前,国家能源集团的一则通知再次展现了自己进击分布式的雄心壮志:全力抢抓整县分布式资源,到2022年开发规模不少于500县。
这是一种怎样的力度?中国大陆共计1301个县,117个自治县;合计县级区划是2843个。
2022年,500个县,什么速度和规模?大家细品。
这份通知中用了“全力”、“主动”、“从速”、“抢抓”、“锁定”、“尽快”等等破局紧迫感的词汇,央企的决心一览无遗。
我们曾经说过,央企市场化改制之下,双碳“政治正确”之下,你永远不要低估央企的决心和速度。
笔者想到一个事,当年四川大渡河某大型水电站建设涉及整个县城搬迁。动力与压力之下,这家央企几乎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一个新县城基建与核心设施的建设,而后很短的时间,一座全新的县城拔地而起。这是一种怎样的速度?
当然,硬币的另一面,我们也绝对不要低估了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华为、阳光电源、协鑫等等民营光伏企业的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些历经市场十年二十年残酷跌宕、折磨、煎熬和淬炼的企业,在新的市场机遇面前,必然也有能力,也会全力争夺到相应的空间和份额。
央企和民企,各有优势,各得其适,各有空间。
“整县推进”下,国资和民资之间,未来的主基调,必然是分工合作,而不是对抗。
政策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非常担心的是“一刀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坐不住了,呼吁“坚决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指定某一企业这种计划性行政式的命令”。
面对行业争议和焦虑,国家能源局也很快答疑,总结起来就是“五不原则”:“自愿不强制、试点不审批、到位不越位、竞争不垄断、工作不暂停”。
但变数和争议依然存在,特别在“自愿”的情景下,”规矩“就由地方政府说了算,地方政府会不会把“好经念歪”了?原来只有地面电站要求的“产业配套”、“当地贡献”等条件,是否会蔓延到分布式光伏领域?
有媒体朋友给某县发改委的主管领导打电话,询问是否“一县一企”,该领导立马挂断了电话。其中意味,可以细品。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各方的担心都情有可原。我们始终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各方一起努力与融合之下,中国光伏必将“再下一城”。本文分为十个小标题:
1.为何出台整县推进政策?
2.政策能否“两全其美”?
3.市场空间到底会有多大?
4.政策带给分布式最大的变化?
5.真的“一刀切”结果会怎样?
6.国家电网投资分布式为什么不合适?
7.“整县推进”是否会放缓甚至不了了之?
8.央企和民企到底如何分工?
9.“全民光伏”时代的紧迫问题?
10.最豁达的心态是什么?
1.为何出台整县推进政策?
图片
“30·60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要成为主力能源。这是政策出台的大背景。
整县推进无疑是在大环境下延伸出来的方案。这说明国家支持光伏发展、支持分布式能源,希望全民参与到低碳风潮的生活方式中。
此外有个数据,2021年1-5月,供应链矛盾与上游涨价事件下,全国光伏新增装机仅9.91GW。
这是个刺眼的数据,这显然跟不上国家碳中和的进程需要,更暴露了当前光伏下游市场空前热度下的真实窘境。
而这次整县推进策略,实际上与能源局在平价前希望让市场机制决定一切的思路有些差异,体现了能源局在“碳中和”工作中也同样面临着压力,希望寻找更好的发展途径。
回溯下分布式发展:2017年,高补贴、高收益带动了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爆发。但为控制市场开发节奏,“531新政”以降补、限规模拉下了分布式光伏的“急刹车”。
而后随着2019年、2020年户用光伏规模单独管理,户用光伏市场开始重回繁荣。但整体而言,因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进展缓慢,分布式步伐放缓确实是不争的事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意志下,作为光伏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分布式光伏显然急需“加速度”。
2021年4月,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千乡万村沐光”行动。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扔下“重磅炸弹”,启动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在整县(市、区)分布式屋顶光伏开发中,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20%。
2.政策能否“两全其美”?
图片
曾有人说,光伏人最怕什么?不怕吃苦,不怕投入,不怕技术问题,不怕任重道远,就怕政策的突发或无限延迟。
那是否有极其完美的政策,能兼顾所有相关方和所有利益。答案是没有。
这方面,笔者比较赞同索比曹宇老师的观点:产业政策的出台,通常都只能“两利相衡取其大”。任何浪潮都不是绝对的普惠的,历史也在不断的近似重复的螺旋式前进。
过去的十余年里,虽然能源局政策中间偶有波折和震荡,但总体保证了光伏产业的平稳向好发展,“小步快跑”策略被能源局运用得非常熟练。
整体而言,改革难有两全之法,两利相衡取其大。如此多利好的政策,没有不施行的道理,
曹宇分析: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阵痛期,是必须要承受的。人民日报也曾批评互联网巨头社区团购与民争利的行为,也是由于这些行为虽然符合历史潮流,但却对底层的生命个体不够宽容,如何在改革之余,能够兼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还请各级政府多多思考,不要简单粗暴搞一刀切。
对于不同企业而言,你的定位、基础、朋友,以及能力和资源边界是什么?只能找准位置,全力而为。
3.市场空间会有多大?
图片
截至2020年底我国大型地面电站市占率为 67.8%,分布式电站占比则为32.2%。其中,分布式的参与者里民营企业占了80%以上。伴随“整县推进”,这样的竞争格局必然会有所改变。
“整县推进”到底会打开多大的市场空间?截止到2021年4月,中国大陆共计1301个县,117个自治县;另有977个市辖区、394个县级市、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3个县级区划。
有观察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看一省不止一县,浙江更是26县以上,按全国100县毛估,每县0.5GW毛估,合50GW。组件需要750亿元,电站总造价1700亿元。试点成功后,全面推广,如果1000县,大约10倍。“万亿市场”完全不夸张。
目前,已有23余省市宣布整县推进申报,根据浙商证券测算,如未来全国地区全部实施,将保障超500GW的累计新增装机需求。
4.“整县推进”带来的大变化?
图片
其一,大视野上,大规模打开了分布式市场空间,这是必然。
其二,借用天合光能张荣敏的观点,整县政策的执行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这也是政策称之为试点的原因,整县推进模式本就是打破前期因屋顶产权不明晰等带来的项目开发障碍,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政策也十分明确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相信随着各地试点落地,各类问题暴露之后,也能随即得到重视和解决。
其三,隆基分布式战略管理部负责人牛燕燕分析:由原来的分散式开发向集中式建设转变,通过政府全局性布局和政策性推进,极大地普及了社会对光伏产品、产业的认知,统筹协调了光伏行业生态的各方资源,加速分布式电站建设数量的增长。同时,整县推进不仅可以解决光伏行业金融、投资等痛点问题,而且还能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分布式电站的质量标准。
其四,曾对分布式基本不在意的央企国企,“整县推进”下强势入局,将很大程度改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光伏分布式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可以确定,“整县推进”背后,单打独斗进行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越来越难。
5.真的“一刀切”结果会怎样?
图片 如果很多地方都“一刀切”,很多此前在分布式市场活跃的小企业,可能瞬间就被淘汰。
对于过往专注于分布式的企业而言,当前的“整县推进”,带来的可能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政策加持,市场空间和规模一下就打开了,自己也似乎有了更多机会。
忧的是,央企国企,以及之前可能没在此领域深耕的部分规模光伏企业,一下子闯进来,各路玩家成倍增加。这需要分布式品牌重新定位和评估自己的能力边界,找寻自己的生存空间。
一些小微企业和地方施工队伍,如果定位不好自己,抓不住出新样本、新模式的窗口期,被大企业收割几乎是必然结果。
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将轰轰烈烈展开,政策变革必然带来市场的优胜劣汰。不管采取何种模式,可以确定,市场首先淘汰出局的是一些没有安装资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散装”队伍。
而有实力的经销商可以与大品牌强强联合,借助大品牌的雄厚实力和丰富的开发经验的提升自综合实力,积极参与到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的时代浪潮中。
此外,除了小型安装企业,单一的贸易商、中间商在这一波变化中也很难再有生存空间。根据光伏們的调研:以家电行业为例,中间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最后都是以厂家直销为主,分布式光伏也是如此。
截止现在,从各地区公布的文件来看,山西、辽宁、福建、甘肃、湖北五地涉及“一企包一县”、“每个试点确定一个业主”等相关内容。江西、浙江、河南等地则明确提出鼓励大型能源企业、国企参与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
可以确定的是,整县推进的方案定下来以后应会涌现出很多的模式,不存在“固定”一说。在这个地方可能一起是合适的,那个地方未必合适。
到目前为止,国家能源局的表态可能包含的意思是:它不评审方案,各省自己组织实施,实施好以后再来看我们整县域推进是哪些方式较合适。
目前国家能源局只是下达了申报通知,只对消纳条件和安装比例做了要求,提出了集约开发的建议。索比的曹宇分析这里面有几种可能性:
其一,政府将光伏资源全部交给央企或者交由第三方公司开发后转手卖给央企,彻底断了小微经销商的分布式道路。
其二,政府组织当地经销商来经营推进,引入央企或外部金融资源,培育本土分布式企业进行联营,这种模式看来是比较理想的,但工作量繁琐。从通知发布到各省给出的申报截止日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太紧张。
其三,小微经销商压缩成本,在收益上占据优势,争抢农村居民屋顶市场。
为何大家反对不随便叫停和暂缓现有项目立案备案和光伏电力接入审批?可以理解为,它是从初始阶段起,就希望防止个别地区可能会出现的一刀切和不顾现有社会资本、民营投资开发商利益、将部分项目直接转包给熟人或熟悉企业的做法(飞单)。
根据“能源一号”分析:有的光伏小公司,前期经过大量准备工作,一遍遍地找合作伙伴、报方案,做数次规划并且实地多次勘测,却因为整县光伏开发新政不得不暂停手中工作,且担心出现“飞单”和权力寻租,最后被别人直接截胡,换做是你,能甘心么?
6.国家电网投资分布式合适吗?
图片
在强烈进击分布式的央企中,出现了一家让部分人“困惑”的巨无霸。
6月2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发《关于积极争取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通知,提出:资源排查、参与规划、落实资金、参与试点建设、定期反馈。这也标志着,一国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为依托,国家电网公司也将参与到这场屋顶抢夺大战中。
掌握配电网资源的国家电网“亲自”下场竞争,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是否公平?
“电力法律观察”的观茶君团队撰文,提出了反对电网企业搞整县屋顶光伏开发的4个理由。
当然,这里所反对的,绝对不是电网企业为光伏发电项目进行配套电网工程建设、提供接入服务等业务。相反,依据《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这是电网企业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必须予以支持。
这里所反对的,是电网企业大规模投资、建设、运营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就是光伏发电项目。
主要反对理由包括如下4点:一是不符合厂网分开的改革要求。二是不符合中央对电网企业的功能定位。
三是不利于光伏发电市场的公平竞争。“裁判员要正式组队参加比赛了,虽然裁判们一再声明会公平对待各参赛选手、绝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但运动员们会怎么想?他们还会专注比赛吗?市场竞争还会公平吗?”
四是削弱电网企业对新能源配套工程的投资能力。在需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优质资源投资配套工程、解决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的情况下,电网企业“全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市场”“提前落实后续项目投资资金”,显然会削弱对新能源配套工程的投资能力,这合适吗?
7. “整县推进”是否会放缓甚至不了了之?
图片
诚然,整县推进还是个新鲜事,它的商业模式,产业配套、资源分配等都是问题,都不成熟、不清晰。
这无疑是一场政府统筹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博弈大考,政府、用户、投资商、安装商、设备商、运维商、融资商以及数十万上百万从业者的权益平衡,是政策落地的最大难点。
但对于市场参与者和竞争者而言,不成熟的市场,艰难的事情,才有更多机会。
虽然“整县推进”未来依然有诸多变数和可能,但“双碳”目标下,其必然形成风潮,巨大推动光伏市场的发展。
还是那句话,不要低估了国家层面的意志,也不要低估了央国企的进击决心,也不要低估了规模光伏企业在如今愈发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对分布式拓展意义的洞察。
所以,“整县推进”可能偶尔会放缓,但可定不会不了了之。”“星星之火必将燎原”。万亿市场,等你来。
8.央企和民企到底如何分工?
图片
携手,合作,这将是未来分布式开发中,央国企与民企分工的主流基调。
大家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过去近两年时间,包括五大四小,地方国企,甚至中石油中石化,与晶科、隆基、协鑫、阳光电源,东方日升、晶澳、华为等等光伏企业的来往、交流,以及大手笔的合作越来越多。换个说法,央国企与民企彼此的了解、欣赏,以及互补的点也越来越明显。
黑鹰光伏统计发现,过去一年多时间,能源电力央国企与光伏制造企业签订的战略合作已接近上百个。这也为“双方”长远的合作打下了基调。
我们可以确定,现在的央企会比过往更好合作,也更愿意模式创新。央企与民企之间,优势互补推进工商业屋顶项目落地将成为主流。
国家能源集团在7月5日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的通知中,除了2020年500县目标引人注目外,文件还特别要求:创新合作方式,实现共享发展、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开辟更多开发途径,建立多元化开发模式。
央企的优势,在于资本、融资、信誉等,央企非常清楚政府想做什么,在驱动政府变革或者跟政府协调共生的这个方面也具有先天优势。
央企进入,能够迅速把分布式光伏的盘子做大,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将快速飙升。
民营企业的优势,则在过往多年里一直担当着孕育和推动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角色,积累了大量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经验,已具备市场化的自我进化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人民自发的碳中和。民企的优势,更多体现在机制、创新、产品及技术上;在业务开发上,也存在灵活性。
民企可以提供好的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好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长时间有效安全的运维和售后服务体系,因此双方是一个互补和共生的关系。
大型央国企和民营企业可以有机结合,各自做好擅长的部分。比如大型企业可以统一规划设计,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尤其是过于分散、零散的工程,则可以和当地的小微企业合作,共同推进。”
联盛电力总经理田大勇建议,在整县推进的创新模式下,政府要承担起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市场维稳的职责,牵头企业担当好全域布局、规划设计、进度管控、质量管理的统筹职责,各方参与者担当起专业力、经验力和执行力的贡献职责。
应该发挥全社会不同体制、不同方式、不同优势的专业力量,集中力量干大事,不能搞成“一个人干,一群人看”。最好的模式,是一家统筹牵头,多方协同配合。在统筹布局的同时,要有市场化、专业化、互补化的各方力量参与,不能违背市场化原则,不能搞成垄断式、一刀切式的“特许经营”。
正泰新能源总裁陆川分析,央企是在资产持有下,存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而这些资产应该是民企和国企联合开发的过程,民企最终获得服务和产品的收入,央企得到的是它想要的绿色资产,这是一个较好的合作空间,而不是“我和你抢项目”、双方敌对的关系。
“央国企的劣势是市场推广能力,而且它一共也没有多少员工,这方面我们正好互补。我们刚刚发布的白皮书就是与国家电投联手的,相信在整县分布式试点的运行上,央企和民企的作用都要一起发挥。前者是做资产的投资与持有,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帮你做推广,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当然,有实力的头部民营企业也还是有机会可以拿下整县开发主导权的,如果能够实现,也会改写整县推进的规则。
新一轮的竞争与合作,必将引起新一轮洗牌,户用光伏逐渐由拼速度、拼价格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服务转变。
9.“全民光伏”的紧迫问题?
图片
整县推进,万亿市场。中国进入“全民光伏”后,我们重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质量,特别是安全问题。
在一片大好形势下,近一年来,光伏产业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分布式屋顶光伏的安全事故、起火事故依然时有发生,这严重威胁终端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光伏在老百姓心中的口碑和声誉;同时也严重影响整个光伏产业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
保障安全,这是一个产业的命脉和底线,也是光伏电站取得投资回报的根基所在。不管是地面、山地、屋顶等光伏电站场景,安全都是一票否决的原则问题。
今年6月11日,苏州宝时得屋顶光伏发生火灾,损失惨重;同一天内,美国亚马逊发生一起由屋顶上的光伏电站引起的火灾事故,该场大火造成了约50万美元的损失,这已经是亚马逊发生的第二起屋顶光伏火灾。
再往前两个月,4月16日,北京城市中心最大规模的商业储能电站、第一个万度级光储充电站、全市最大的光储充示范项目工程发生火灾事故,在救援过程中,电站突发爆炸,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电站内1名员工失联。
看几个数据:1.从全球球范围来看,光伏发电各类安全事故中,电气火灾发生的频次最 高,造成的损失也最大。2.光伏电站的安全事故中,2%的火灾事故占用32%赔偿金额。3.光伏行业近3年内已有超过45起典型的火灾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以荷兰为例,在户用光伏领域,仅2018年就发生23起火灾事故,占其安装总数的0.14‰。
在当前的大趋势和大环境下,解决分布式光伏发展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火灾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同时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变化,伴随“整县推进”,光伏和储能将越来越多的进入园区、建筑、家庭,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由此,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显得愈发急迫。
10. 最豁达的心态?
图片
2020年7月,黑鹰光伏曾经在《光伏亟需吹哨人》一文中指出:其一,要把光伏在更高层面传播出去,产生真正的影响,光伏企业家们真是挺难的。其二,不少行业专家都在为光伏发展鼓与呼,但全国有权重的智库专家和人士,有多少人理解光伏,多少人为光伏说话?其三,大众对光伏的“误解”依然无处不在;一些管理部门,一些地方政府,对光伏仍然可能理解不多,甚至“一无所知”。到底哪些人,能有效有力地位光伏产业鼓与呼?
那么多年,光伏真正的困境和风险是什么?行业最担忧的是什么?技术、模式、政策?都不是!
不久前,我们和一位行业大咖交流,他认为过去光伏最大的风险,是“共识”。
大众的共识,国家的共识,全球的共识,对未来长期发展光伏必要性的共识。
共识达成,就会有趋势,很多我们此前担心的细枝末节的问题,最终都会解决。
去年下半年至今,“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光伏,让光伏成为主力能源,这已成为“共识”,可以说,光伏解除了自己未来发展最大的“风险”。
共识达成,风险解除,大势已成!在产业大发展趋势洪流之下,我们相信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一句话,政府是要为人民服务的。
另一句话,分布式的终端用户都不是傻子。
长远来说,市场不会让侵蚀产业肌体的不利因素“为所欲为”。“整县推进”的风潮下,分布式大发展的共识下,相信在各方反复权衡、博弈、协调下,最终会有“最优解”。
对于决心参与其中的光伏企业而言,最核心的是什么?找寻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提供最好的产品、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好的服务。
最终,你也会成为“整县推进”大潮中,那位“最靓的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