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嵊州煜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铝合金光伏支架,BIPV一体化防水支架光伏

联系人:任经理

座   机:0575-83697639

             15988364685

邮箱: info@yuenergycn.com

           rencq@yuenergycn.com

网   址:yuenergycn.com

地   址:浙江省嵊州市嵊州大道1201号


年终总结 | 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的五大“困境”

2021-03-19 08:07:39

2021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对于全面平价首年的光伏行业是汹涌且喧嚣的一年。一方面,经历了从国家主导到地方政府主管、标杆电价到电力市场化交易、民营企业到央国企等管理、发展模式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带来装机需求的骤然增长和发展中产业链供应的不匹配问题,也为光伏行业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回顾今年的发展历程,整县推进、百GW大基地以及各省市下发的超150GW的光伏电站指标都为明年乃至后面的装机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我们也看到了产业链价格狂飙猛长、产业配套层层加码、地方政策朝令夕改的行业乱象。在不确定中前进成为了光伏行业2021年最真实的写照。

硅料涨价,产业链博弈不休

根据硅业分会的数据来看,2021年1月到12月底,以单晶致密料的市场均价计算,其价格从8.5万元/吨上涨至当下的23.06万元/吨,上涨幅度达171.3%,价格最 高点甚至达到26.99万元/吨。




image.png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几乎一直在维持不断上涨的态势,即便个别周期内小幅下降但随后便迎来更大的涨幅。从其几个比较明显的价格变化节点来看,4月底5月中旬,9月底至10月中旬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硅业分会认为,今年多晶硅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硅料产能供应的紧平衡与下游硅片、电池片环节庞大产能的错位,中间环节的产能扩张释放相对超前且超量。此外,第三季度各省市“能耗双控”下的限产限电使得工业硅产量骤减,价格飙升也对多晶硅的供应和价格产生了较大影响。

硅料价格持续上涨之下,硅片端也理所当然的通过硅片涨价将其压力传导至电池片、组件端。以隆基的166硅片为例,其价格从年初的3.25元/片上涨至当下的5.03元/片,涨幅高达54.77%,价格最 高点曾达到5.73元/片。

image.png

面对上游的涨价压力,电池片、组件也在试图向下传导。2021年绝大部分央企组件的招定标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尘埃落定,彼时组价价格尚在1.6~1.7元/瓦附近,而随着硅料、硅片价格的持续上涨,组件生产成本也被迅速抬高,最 高点在硅料攀上270元/kg时,组件的市场报价重回2元/瓦时代。


高成本、低报价让部分组件企业不得不采取撕单或主动减产的方式保利润,由此便也使得电站投资商的装机需求被迫降低。行业人士认为,如果今年供应链稳定,全年装机水平将再创新高。纵观2021年产业链价格的不断飙升,我们很难绝 对性的判断谁是始作俑者,“博弈”成为了今年光伏行业的“主旋律”之一。面对“双碳”重任,行业前景广阔却也挑战重重,合理博弈可以促进行业共同进步,过度博弈只会增加行业内耗。

人才短缺难题

面对光伏全面平价以及“十四五”首年,政府、企业、资本市场都对光伏给予厚望。截止到目前,各地下发的年度光伏指标以及大基地项目便已经超过200GW,制造企业的产能也在不断扩张,据有关资料统计,2021年光伏各产业链环节投资超7200亿元。


伴随光伏行业迎来愈发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应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开始迅猛增加,但后备专业人才的不足却在显著制约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光伏制造业、光伏投资开发、光伏电站建设施工以及运维,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尴尬局面。

一方面,光伏制造业为降低电力成本,工厂往往布局在新疆、内蒙、云南等偏远区域;光伏电站项目由于以光资源为项目选址核心,其建设地点也往往布局在宁夏、甘肃等地广人稀的山区,相对应的运维人员也只能扎根于此。

这些地方远离城市,工作环境艰苦,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去,本地人才培养的能力又有限,这就造成了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有行业人士表示,“一线员工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很多人到了项目的地以后才发现,环境太偏远,工作太辛苦、太遭罪了,干着干着就干不下去了。能沉淀下来真正技术好、勤劳肯干的人非常少。”

另一方面,光伏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交叉很强的行业,像懂交易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各家企业都明确表示的紧缺人才。据经济参考报调查显示,由于新能源专业人才普遍紧缺,企业“抢人”情况较为普遍。不少企业通过猎头公司工资加价30%至40%,不加区分地“地毯式抢人”,企业也表示很多骨干人才都是从其他地方挖过来的。

事实上,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经历时十余年,但专业科研院校的人才培养却并未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王栋梁此前也曾指出,我们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人才供给模式。由于人才匮乏,实际上光伏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其他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科班人才少之又少。

随着光伏开始进入下一个高速发展期,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多名业内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行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新能源人才供应体系亟待完善,而这需要全行业以及社会从用人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共同努力。

指标条件多、项目落地执行难

自2021年以来,各省市陆续下发了当年度市场化以及保障性并网项目指标,规模总计超150GW。尽管今年指标发放量是往年的近5倍左右,但在实际项目在落地方面缺是困难重重,土地紧张、储能配套以及电网消纳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项目落地的可行性。


光伏行业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较为平整的宜建未利用地正逐年减少,在叠加平价光伏项目规模以GW级迈进,土地问题俨然成为了项目能否落地的核心前提。这一点在本年度各省份下发的管理办法以及申报条件中也可以看出,土地手续文件齐全在项目评分占比中已经达到40%左右。

据光伏們了解,光伏项目用地价格的不断上涨也对光伏项目造成了较大压力。浙江某光伏竞价项目的土地租金飙至2500元/亩/年,与领跑者基地项目用地相比,租金翻了十倍;某东部沿海省份,一不足100MW的渔光互补项目,要求以超过1300元/亩/年的土地租金一次性缴纳8年;中东部区地区的土地租金目前已经来到800元/亩附近,而此前则不足500元/亩;西部地区的土地租金上涨至300元/亩附近……

土地问题日益突出的同时,储能配置也在成为光伏项目落地的新阻碍。事实上,国家能源局在今年的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中并未要求保障性项目配置储能。但到了省级执行层面,保障性并网项目也提出了配备储能的要求,例如内蒙古、山西、安徽、天津等地的保障性项目。

配置储能的要求显著增加了光伏项目的系统成本,通过公开招投标信息发现,当下储能系统成本大约在1.2元/Wh,在叠加储能后,整个光伏项目的系统成本或将达到5.5元/瓦左右,对于本就收益率见底的光伏项目而言已经是直逼项目的“生死线”。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省份的储能配置要求也不尽相同,但这对于需要核算项目收益率的投资商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李臻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储能的收益,主要通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现。现有政策下,大部分地区仅靠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收益还难以完全收回储能的成本,需要考虑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的整体收益

此外,电网的消纳压力也是压在光伏项目头顶的一座大山。在2021年的指标构成中,市场化项目落地核心的要求便是并网条件的落实,而这也间接说明了消纳能力正逐步达到上限,消纳已然成为各省以光伏代表的新能源的发展瓶颈。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老师曾指出,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渗透率快速增加,加之今后风光要实现倍增、跨越式发展,风光消纳、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将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消纳正成为影响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因素。

地方主导规则,产业配套压力山大

从竞价到全面平价,2021年光伏行业最典型的变化便是项目指标的发放、审批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下放到了各省市级能源主管部门。在以地方为主导的新能源开发市场境地下,风、光投资开启了背负拉动地方经济、税收的重负。

2021年,全国共有29省市自治区下发了光伏项目管理办法,其中,湖北省明确提出了10亿元投资置换1GW项目指标的产业配套方式,吉林、贵州等地则是提出了地方经济贡献或制造产业落户的优先分配原则。尽管其余省份没有明确提出产业配套的要求,甚至是明令禁止了此行为,但到了市县一级执行层面,变通规避的手段不仅层出不穷,额外的要求也是名目繁多。

以陕西省为例,其省级文件明确提出不得向可再生能源投资企业收取任何形式的资源出让费,不得进行项目捆绑;禁止光伏发电项目用地层层转包,抬高用地价格,防止侵害群众利益事情发生。

然而,榆林的市级文件却提出需提供与县级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签订的项目投资开发三方协议,从县级可再生能源平台公司转租土地等不合理要求;榆阳区则要求投资商入股当地乡村振兴文旅项目;延安市项目评分细则显示产业配套可加分,最多可加85分……

当地面电站产业配套蔚然成风的同时,整县推进下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在依葫芦画瓢。东部某县在《整县推进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出,县级光伏开发资源库向所有潜在的投资运营商公开,投资运营商通过项目换资源的方式确定,确定的标准是每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的制造业投资项目,换取100MW的光伏开发资源。

即便是央国企也难逃行业“魔咒”,日前,大唐华银电力在公司整县光伏统筹会上明确表示,按照项目带产业的要求,与天合光能、上能电气等多家企业洽谈合作,满足地方政府资源换产业的要求。

光伏們在采访调研中发现,全国要求产业配套或者变相投资的地区高达数十个,从建学校、化肥厂到配套产业、供暖、捐款,甚至是整县推进中本该归老百姓的屋顶租金,个别地方政府也要与民争利,拿走一半。

地方政府要发展,产业配套一事并没有绝 对的黑白对错,但管理权的下放不应该成为政府资源换取利益的筹码,强制性索取更可能是一场空欢喜甚至是一地鸡毛,合理的引导、优惠的政策才是吸引企业真正安家落户的“法宝”。

跨界龙头入局,行业竞争加剧

自去年伊始,“双碳”目标、以新能源为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提出来后,社会各界资本便对光伏行业投来了更为关注的目光,随着今年新能源趋势愈发明朗化以及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心动化为了行动,各界资本开始马不停蹄的布局光伏产业。


 image.png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其他辅材端,跨界龙头入局者不知繁几。事实上,从光伏产业链来说,更多的企业进入有利于行业充分市场化进而降低产品成本,但这无疑也会让制造业陷入一场激烈的厮杀中。

新进入者具有设备成本低且技术先进的新产线,同时也没有旧产能包袱,这是降本上的先天优势。对于传统的光伏制造企业来说,技术的积淀与成本把控则是其最 佳利器。而龙头企业为了维护市占率,势必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应对各种不速之客,对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光伏制造业,价格战无疑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进步,无论是龙头企业进一步让利还是突破垄断之后的价格,都将快速助力光伏度电成本的下降。

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看来,新入局者势必会加剧行业竞争,对传统光伏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对未来产业格局也可能会带来根本性变革。

除了制造企业,在电站开发端,也有更多的跨界资本进入,例如一些家电或者建材行业的企业,他们在分布式光伏开发方面具备天然的渠道优势,对于致力于分布式光伏市场开发的企业来说来说,这无疑将市场竞争的激烈进一步推上了白热化。

站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回望,对于今年的光伏从业人员而言,也许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也许是艰难困苦、挑战重重,我们经历了对产业链价格飞涨的无奈,也对利好政策欣喜若狂。面对行业的变局,从竞价到全面平价的转型“阵痛”也许本就不可避免,而这一切也终将会使中国光伏产业愈发壮大来足以承担或瞄准更高的目标。如果借用2021的一个梗来诠释中国光伏行业的话,或许应是:YYDS!


标签

近期浏览:

服务热线:

0575-83697639

联系人:任经理 

座   机:0575-83697639

手  机:15988364685

邮  箱:info@yuenergycn.com

            rencq@yuenergycn.com

地   址:浙江省嵊州市嵊州大道1201号

gongzhonghao.png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Powered by 祥云平台 技术支持:浙江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