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将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作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增量市场,寄于厚望;建筑行业在“双碳”大背景下,也越来越重视BIPV,作为行业实现低碳、零碳的重要方式。一个是发展迅猛的新能源产业,一个是拥有巨大市场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都将目光聚焦于此,BIPV概念持续火热也就不足为奇,因为未来的想像空间确实太大。
建筑领域是全球及中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全球碳排放中近40%来源于建筑施工和运营,中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6.5%,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1.3%。要实现“双碳”这个大目标,建筑行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推动建筑领域的碳减排,能源替代是关键。据统计,中国现有建筑年总用电量为1.6万亿KWh左右,而存量建筑可安装光伏的潜力为1500GW,发电量可达1.5亿KWh。这两个数据无论对光伏行业,还是建筑行业,都极具吸引力。
什么是BIPV?
建筑光伏一体化刚刚被市场关注时,叫得更多的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于建筑之前,因为BIPV这个词是光伏行业率先喊出来的,站在光伏的角度看建筑,理所当然的认为建筑上加光伏,是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有力推动”。当然,这种思想在近几年不断与建筑行业融合的过程中,被拥有几千年历史,工业体系中最多最全最完整标准法规的建筑行业好好的上了一课。
现在学乖了,都开始接受建筑光伏一体的叫法,建筑于光伏之前,建筑是主体,光伏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或产品。更简单粗暴一点,建筑光伏一体的本质就是能发电的建材产品,和其它建材产品一样,只是多了现在大家都非常看重的发电功能。
建筑光伏一体未来要有更好的发展,需要光伏行业更加谦虚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建筑行业。建筑行业现在有如此健全的标准法规,是通过悠久的行业发展,用一个个真实惨痛教训换来的(此处引用建筑光伏一体化先行者徐宁老师的交流心得),这也正是光伏行业所欠缺的。
所以建筑光伏一体的发展,一定要站在工程角度思考,设计生产的光伏建材产品要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这样才能与建筑更好的结合,不破坏建筑原本的功能,同时兼具发电功能。
最近网上又有了晶硅、薄膜两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之争的文章,比如《BIPV,晶硅、薄膜最后一战》,写这种文章的目的何在?博人眼球,还是为哪种电池技术站台?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确定性和建筑行业的巨大市场空间毋庸置疑,两种电池技术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为何两种技术一定要一争高下,而不能百花争鸣?BIPV的市场足够大。
从现阶段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晶硅组件与金属屋面结合,在工商业屋顶应用已经逐步成型,这就是一个市场巨大,非常适合的应用场景;碲化镉光伏建材则因本身可调透光性、更好的弱光性能和尺寸形状、颜色图案、厚度等可高度定制化的优势,在建筑立面的光伏幕墙和光伏采光顶场景中,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首 选。
无论哪种电池技术的产品,只有满足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才能在市场中更占优势。比如建筑行业比较看重光伏建材产品的四性要求:安全性、美观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你的产品能满足这些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