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方面,一个是住建部2021年9月8号颁布的建筑节能通用规范,是国家强制标准,2022年4月份全文强制执行,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都需要节能设计,而且可研报告和设计方案需要包括碳排放分析报告,施工文件需要有相关技术要求。这是包含了所有的建筑都需要节能设计,未来没有可再生能源的设计,那么在报批、审图环节都会受到限制。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包含四种技术,其中有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还有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如果这四项技术一个都没用,基本上房子没办法盖了。还有一个主要文件是2022年3月1号住建部发布是十四五绿色建筑节能规划,对全国节能建筑做了一个目标规划,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5亿平米以上等,全国新増太阳能光伏装机量0.5亿千万以上,等于5亿平米,相当于每年1亿平米。
BIPV目前市场有两大阵营,第 一是晶硅产品,金属屋面一体化结合的方式,是隆基和天合在推进,是光伏企业和金属屋面企业合作。第二是薄膜产品,杭州龙焱能源等企业,是和幕墙企业合作,做建材发电玻璃一体化BIPV。
▲ 新型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建材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建筑行业的各种需求
Q:晶硅产品主要就是隆基森特,天合和中信博,他们直接有什么差别?
他们是把光伏板直接粘贴到基础屋面板上,目前看市场份额不会很大,因为和传统的分布式电站去竞争市场,金属屋面大规模安装时候还需要第三方投资,第三方对收益的要求和分布式做法会有比较。所以主流应该还是分布式电站的安装方式。而且他们的安装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降成本,才能和传统分布式电站竞争市场。隆基森特能够实施的BIPV一体化项目订单也不是很多,目前可能只拿到不到200兆瓦的订单规模,是比较小的。天合的天能瓦也没听说拿到很大订单。
Q:去年BIPV装机容量就几百兆瓦,今年怎么看?
今年BIPV市场会増加,但幅度不会很大,政策出来会有滞后性。BIPV项目周期需要1-2年,比普通屋顶加装光伏要长。4.1之前报建的项目很多都没有BIPV,但4.1以后的项目都是明年或者后年开工的,所以明年可能是市场快速増长。从我们得到是设计项目看,今年的设计任务量每个月都是翻倍増长。
Q:住建部要求2025年装机容量50GW,这里面是否包含BAPV ?
从国家强制规范看,未来所有安装形式都是BIPV 了。以前建筑和光伏没有要求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但未来所有都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施工,所有都是BIPV 了。包括隆基和天合的方式,从安装形式是分布式安装的,只不过把夹具改成了粘贴。但如果和建筑同步施工就必须符合建筑的要求,就是BIPV 了。所有未来不存在BAPV的情况。
Q:BIPV产品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才有可能降低改造成本,提升收益率?存量业主还是看改造后的收益率。
未来BIPV做建筑节能改造或者新建建筑加装,必须满足IRR收益要求,所以未来做金属屋面的厂家都有降本压力。隆基和天合的,定制的彩钢板版型和市面上的不一样,施工和材料成本会提高,而且组件也是非标准组件,定制化的组件也比传统的常规组件成本高。还有也面临薄膜企业的价格竞争。现在薄膜企业规模太小,生产量太低,还没有竞争建材市场,但实际上成本要低很多,现在碲化镉每瓦比晶硅要便宜2-3毛。未来BIPV新増50GW里面,肯定90%还是晶硅企业市场,但薄膜企业会发展越来越快。
Q:目前BIPV两个方向,第 一是工商业屋顶,去年几百兆瓦里面主要就是厂房屋顶,第二是公共建筑屋顶(政府办公楼,医药,学校等),新建和存量改造。现在很明显是公共建筑的渗透率没起来,原因是什么?
过去做BIPV,大家都在找大面积的屋顶,这样单体项目金额高,金融机构比较容易接受。公共建筑屋顶面积偏小,单体比较零散,所以对于业主做光伏发电的收益也不明显,所以可能是地标性的建筑会小范围做一些。今年有强制规范以后,所有建筑都是需要建BIPV,这部分大家考虑的是建筑的美学效果,要求加上去到产品不能是黑色的晶硅板那样,所以很多要求是透光好的,彩色的,甚至带图案的,所以大家首 选的都是薄膜的技术路线。所以商业建筑和住宅等都会用薄膜,少部分会有晶硅产品。所以薄膜发电玻璃产品市场会快速发展。
Q:公共建筑未来渗透率的提升是要看薄膜产品的成熟度?
现在产品都是成熱的,只是现在体量偏小,主流厂家供不应求,杭州龙焱能源为代表的,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都是24h连续生产了,主要是商业写字楼、公共建筑、商业中心等应用。他们的项目是光伏幕墙,也有一部分屋顶,比如玻璃采光顶,或者高铁站的屋顶,比如嘉兴的高铁站都是铺的薄膜玻璃屋顶。晶硅也可以用在幕墙玻璃,也可以用在立面的BIPV,只不过透光的时候是类似九宫格的透光方式,很多建筑也可以接受。江河幕墙也刚刚中标了一个企业办公楼,是用薄膜的。
Q:工商业用户改用BIPV,是因为他们可以自用,但公共建筑发的电是什么形式消纳?
公共建筑很多自己耗电也很大,一般的公共建筑也是自己全消纳的,比如博物馆,展览馆,机场,高铁站。不耗电的是体育场类的,但他们加装的光伏量也少,日常维护用电也比较消化掉了。
Q:目前BIPV还是自我消纳为主,未来是不是还是要考虑储能和上网的需求
上网和储能的需求不大,因为每个建筑规划的时候都是会考虑光伏发电全消纳。包括我们现在给万科做的居住建筑,都是按物业用电规划的,电梯和照明用电,不会超装的。
Q:晶硅产品中,主流是隆基,天合,中信博,单位要4-5元,成本下降空间多大?
隆基产品产量太小了,还没有大规模实施项目,所以摊销折旧都下不来。但新规后上量,成本肯定会下降的。但系统还是要做研发,不然投资收益还是比不过传统分布式安装方式。未来分布式安装也会是市场主流方案,它的系统设计会按建筑电器的设计方案去做,要达到建筑验收方式,系统成本会提高一点,但安装方式不会有大的变化,依然会比逻辑的方式成本低。所以这50GW里面可能绝大部分还是会选择传统分布式的方式。
Q:为什么隆基需要找森特合作?
过去隆基曾经有一个事业部做隆基新能源,做BIPV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但运行了五年下来结论是光伏企业开发建筑屋面系统跨度太大了在建筑行业渠道深耕也不麻烦所以调整了战略选择和金属屋面公司森特合作,想利用森特的渠道资源和项目资源,还有金属屋面成熟的研发能力。天合和隆基不一样,他是和建筑企业合作,一起开发产品,而且和森特以外的金属屋面比如东南网架等合作。
Q:薄膜幕墙的IRR
有的人说7-8%,是把幕墙玻璃和金属结构都放进去,核算基准不对。实际上如果玻璃幕墙不做发电,那么铝型材让然是要有的。増量只是发电芯片和电缆、逆变器等,相当于没有支架系统、铝边框和保护玻璃的系统。如果只按増量来算,而且都是7-8毛钱的商业电价,比较高,IRR是要到15% 的。
Q:光伏幕墙系统的成本
薄膜组件一般转换效率是14%,是量产效率。同等装机量情况下,薄膜组件占地面积更大,但很多屋面都是装不满的,是按用电量规划的。所以只要单瓦造价不高都是有竞争力的。发电玻璃里,薄膜产品増量是每平米要贵500元,核算到瓦上,单瓦在3-4元。
Q:薄膜组件是否需要铝边框?
不需要,薄膜组件都是无边框组件。金属屋面的分布式是用夹胶玻璃,没有边框,也带来了发电量的増加。